温室气体、净零目标与生物甲烷的作用
将生物甲烷作为化石燃料来源的天然气的替代品。
跨行业的企业正采取措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,朝着净零目标迈进,包括安装绿色能源系统,以及采用生物气和生物甲烷等可再生天然气来源。


INFICON技术通过其贯穿价值链的分析解决方案——无论是先进的泄漏气体检测,还是对生物气与生物甲烷的分析——为这些努力提供支持,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助力环境保护。
一种强效却被忽视的温室气体
许多寒冷气候地区的设施常使用天然气供暖。遗憾的是,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温室效应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(CO2)。尽管甲烷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显著较短(仅10年,而CO2可达数百年),但若以20年为周期计算,甲烷的温室效应强度是CO2的80倍以上;若以100年为周期计算,其强度仍达CO2的20倍。
虽然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排放量低于煤炭或石油,但远高于清洁能源。钻探、开采和运输过程均会导致高甲烷泄漏,实地与航空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点。


但改造基础设施的成本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。一种可行方案是将能源来源从化石燃料转向生物甲烷——后者通过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。这种方法能防止原本会浪费的甲烷排放。该气体通过捕获填埋场、粪肥池及污水处理等源头的逸散性甲烷实现利用,既减少了大气排放量,又降低了天然气钻探需求。
通过分离二氧化碳、硫化氢和水蒸气中的甲烷,将沼气转化为生物甲烷,这种气体无需改变基础设施即可直接替代天然气。气体分析仪可量化成分并测定其热值。
INFICON解决方案
INFICON的分析解决方案通过泄漏检测和气体分析,助力各类机构实现净零排放目标。
我们的IRwin®甲烷泄漏检测仪为垃圾填埋场、污水处理厂、农业及工业设施的厌氧消化池、油气设施及管道提供经济高效的泄漏检测方案。该本质安全型检测仪专为甲烷泄漏精准定位的严苛应用场景设计,操作直观、性能强韧、响应迅捷。该仪器采用专有红外技术,可测量从ppm级到100体积百分比的甲烷浓度。此技术使仪器对甲烷具有选择性,并在接触高浓度气体后能快速恢复。快速响应与恢复时间、无交叉敏感性、高效配件及数字化记录功能,是加速泄漏检测流程的关键特性。


一旦泄漏点被定位且沼气被捕获,必须对其进行净化以转化为生物甲烷,因此气体分析至关重要。必须测量净化后气体的质量,确保其能够与天然气混合并运输。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气体的知名技术。我们的Micro GC Fusion与传统色谱仪不同,它能在便携式机箱中实现快速分析。微型气相色谱仪可携带至现场进行快速气体分析,同时在垃圾填埋场等恶劣环境中保持样品完整性。此外,该仪器也可固定安装,其小巧体积特别适合空间受限的条件。Micro GC Fusion配备微机电系统(MEMS)微型热导检测器(TCD),其检测限达1 ppm,灵敏度至少是传统TCD的10倍。


全球生物甲烷的生产与利用
将生物甲烷作为化石燃料天然气替代品并非速效方案,主要受限于供应量与基础设施。欧洲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天然气生产地,其中德国占欧洲生物天然气厂总产能的近三分之二。虽然能源作物曾是德国生物天然气产业扩张的初始动力,但政策已转向利用作物残余物、轮作作物、畜禽粪便以及垃圾填埋场捕获的甲烷。丹麦、法国、意大利和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积极推动生物天然气生产。
在中国,生物天然气政策历来侧重家庭应用,工业规模的生物甲烷应用仅在近年起步。在美国,近90%的生物天然气来自垃圾填埋场气体收集。随着畜牧业约占美国甲烷排放总量三分之一,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生物天然气的兴趣日益增长。近期我们纽约州锡拉丘兹工厂周边新投产的数座工厂,正印证着这一转变趋势。美国在生物甲烷作为运输燃料的应用方面亦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并获得州级与联邦双重激励政策支持。
在可持续能源需求、温室气体减排迫切性、技术进步及规模经济驱动下,生物甲烷正日益普及且成本效益显著提升,将成为企业实现环境可持续运营的重要工具。